生物測定傳感器和讀出器通常被整合到大宗電子產品中,諸如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DVD、手機、USB存儲器以及硬盤等,用來防止在此類物品被盜或丟失后其中的文件被用戶讀取。其它重要的應用有公共行政管理、移動交易(如電子商務或郵遞商務)以及機場和在醫院中控制患者的病歷等。
以生物測定監視系統為基礎的傳感器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并且在圖象顯示、反應速度和數據處理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優越的性能。指紋傳感器在分辨率、有效面積的獲取、可靠性、堅固程度、體積、價格及保養需求等方面有著很大區別。NIST(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標準規定一個“好”的指紋圖像的分辨率應該高于500dpi(dot per inch)。當今應用普遍的技術是光學法,使用一個傳感器或一組CCD(電荷耦合裝置)或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傳感器;還有使用電容法的。電容掃描器是更為精簡的裝置,因此它們是容量有限的便攜式儀器的理想選擇。新一代用于獲取指紋的傳感器不需要手指與儀器有實質性的接觸,這樣就避免了由前一次獲取指紋殘留下來的指印所帶來的干擾問題,這種殘留指印會改變指紋讀取結果。Upek,一個2004年由STMicroelectronics 派生出的公司,研制出了一種叫作TouchChip的活性像素電容感應技術,它提供了佳的信號與噪聲比率以及成像質量。與以往的電容感應技術相比,它也確保了圖像不受寄生元件的干擾(parasite effects)。其感應區域由一個二維像素組構成,每一維由兩個相鄰的金屬電極組成,由一個保護罩將它們與用戶的手指和周圍環境分開。那些電極形成了一個散射狀的電容,它的電場力線被鋪在硅表面上。當手指的皮膚處在傳感器的感應區內時,它干擾了其電場的電場力線,因而降低了兩個電極之間的有效電容量,通過電容減弱的程度就可以探測到皮膚表面高低起伏的變化。
雖然目前生物測定傳感器的單位價格已經低于五美元,但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它們的價格,奧地利的Nanoident公司研制出了由聚合物半導體制成的光學傳感器,它的價格比其同類的硅半導體傳感器要低廉得多。使用這種傳感器能制出柔軟易曲的指紋掃描器并能將其嵌入到智能卡中。每個傳感器帶有256個50μ×50μ的像素,所產生圖像的分辨率為250dpi。
手掌靜脈紋識別雖然是一項不太常用的生物測定技術,但它也在逐漸流行起來。它通常與指紋識別共同使用來實現更別的保安措施。其應用包括人員識別、人員進入的控制以及對使用電子收款機進行的金融交易實施保護等。Fujitsu公司研發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來確定靜脈形狀的技術。原理是在靜脈中流動的血紅蛋白吸收波長為760nm的近紅外光,因此這項非接觸性的技術是很可靠而安全的。靜脈構造圖是非常難以和偽造的,原因是它在手的組織內部并且需要血液流動才能夠構成圖像。由Fujitsu研發的這項技術使錯誤接受率低于0.00008%,而錯誤拒率則低于0.01%。
關于生物傳感器:
生物傳感器(biosensor)對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識別元件(包括酶、、抗原、微生物、細胞、組織、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與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如氧電極、光敏管、場效應管、壓電晶體等等)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生物傳感器具有接受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生物傳感器的原理:
待測物質經擴散作用進入生物活性材料,經分子識別,發生生物學反應,產生的信息繼而被相應的物理或化學換能器轉變成可定量和可處理的電信號,再經二次儀表放大并輸出,便可知道待測物濃度。
生物傳感器的特點:
(1)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質作催化劑,價值昂貴的試劑可以重復多次使用,克服了過去酶法分析試劑費用高和化學分析繁瑣復雜的缺點。
(2)專一性強,只對特定的底物起反應,而且不受顏色、濁度的影響。
(3)分析速度快,可以在一分鐘得到結果。
(4)準確度高,一般相對誤差可以達到1%
(5)操作系統比較簡單 ,容易實現自動分析
(6)成本低,在連續使用時,每例測定僅需要幾分錢人民幣。
(7)有的生物傳感器能夠可靠地指示微生物培養系統內的供氧狀況和副產物的產生。在產控制中能得到許多復雜的物理化學傳感器綜合作用才能獲得的信息。同時它們還指明了增加產物得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