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省發展裝備制造業工作現場會在佛山市隆重召開,會上對
研祥智能等50家獲得“
廣東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了表彰,研祥集團副總裁張翠玲代表公司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副省長佟星主持,省長黃華華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指出,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七大類實現工業增加值6807.3億元,占全省工業的31.2%,約占全國總量的1/6,總量多年居全國位,成為全國裝備制造業大省。
黃華華省長后強調:省委、省政府將繼續重視發展裝備制造業,把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對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企業不斷自主創新,從而實現廣東裝備制造業從“制造”向“創造”、從“裝備大省”向“裝備強省”轉變。
會議指出,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發展裝備制造業,把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六大重要產業之一。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七大類實現工業增加值6807.3億元,剔除屬消費類的輕工業部分實現工業增加值4403.4億元,占全省工業的31.2%,約占全國總量的1/6,總量多年居全國位,成為全國裝備制造業大省。
會議強調,要推動我省裝備制造業向化、信息化、國產化、集聚化發展。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省要貫徹實施國家和省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各項戰略部署,堅持走中國特色、廣東特點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裝備制造自主化為目標,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基礎零部件為重點,以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為依托,加大技術投入,著力提高行業技術水平,著力推進優勢企業做強做大,著力消除市場對國產裝備的歧視,著力抓好大型裝備制造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推動裝備制造由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水平提高。力爭到2013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達到14500億元,年均增長15%,保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高于同期工業增加值2至3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實現廣東裝備制造業從“制造”向“創造”、從“裝備大省”向“裝備強省”轉變。
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主要表現為“四個明顯增強”:一是骨干企業規模實力明顯增強。我省重點扶持的20家大型裝備制造企業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均處于國內前10名,85%處于行業前3位;有的已進入全球同行前10位,與全球行業巨頭同臺競技。二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全省裝備制造業已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5家,分別占全省總數的69.4%和57.1%;擁有中國名牌3個、中國名牌15個、中國馳名商標7件、省名牌96個、省馳名商標153件。三是特色產業集聚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了以廣州、深圳、佛山為核心的珠三角裝備制造業產業群,其他地區專業配套的發展格局。
廣州建立了以汽車、核電、燃氣輪機、造船等重型裝備為核心的裝備產業基地;深圳發展成為通訊設備、醫療器械和民族品牌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基地;佛山擁有精密制造產業基地、自動化機械及設備產業基地等10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在陶瓷機械、塑料機械、紡織機械和建材機械制造等領域具有國內優勢。四是裝備制造業對經濟的帶動提升作用明顯增強。我省裝備制造業占GDP比重為14.2%,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6%,拉動工業增長11.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