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國家級空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二十三日在四川綿陽空氣動力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將為大飛機、新一代列車、風力發電機等國家重大專項研制提供技術支撐,并推動中國空氣動力學基礎研究,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戰略提供重要保障。
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向新成立的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授牌,他說,空氣動力學是航空航天事業和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基礎支撐,當前中國日新月異的建設發展對空氣動力學的戰略需求愈加強烈。成立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加強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重要舉措。依托空氣動力研究基地建設空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能夠充分利用空氣動力研究基地的人才、設備、技術、信息、成果等優勢資源,提供一個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平臺,有利于針對空氣動力學的基礎性、前沿性關鍵問題進行長期、系統、深入的研究,從而取得更大突破。
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實驗室將充分發揮其開放共享的獨特優勢,吸引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領域的人才和技術資源,緊盯空氣動力學發展前沿和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發展需求,重點開展以大飛機研制為核心的氣動噪聲、減阻技術和結冰機理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為大飛機、新一代列車、風力發電機等國家重大專項、高速軌道交通和風能利用中涉及的關鍵氣動問題提供技術支撐,為復雜流動機理問題研究搭建、率、高可信度的數值模擬研究平臺。
據悉,長期以來,四川綿陽空氣動力研究基地依托亞洲大風洞群和中國先進的風洞試驗研究技術,大力推進空氣動力學與其它學科交叉滲透,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空氣動力學基礎理論體系,為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完成了大量技術儲備。該基地廣大科技人員致力于解決制約中國航空航天、地面交通、風能利用等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圍繞計算空氣動力學及飛行器流動機理、低速空氣動力學和國家大型空氣動力學基礎條件平臺關鍵技術開展集中攻關,先后發展了數百項風洞試驗新技術,為包括“殲十”戰機、“神舟”飛船等多項重點飛行器的研制攻克了上千個技術難題,形成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