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訊——中國目前在環境問題上面臨著較大的挑戰:一方面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同時又需要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和對空氣的污染。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與能源部長朱棣文在7月20日當周訪華時表示,此行的重要目標便是促進美國公司和中方的合作,共同發展無污染能源。在本周于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無污染能源也將成為熱門議題。
早前美國開發了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現已被引進中國。其原理是在能源生產過程中將二氧化碳移除并埋存,有效對化石燃料進行脫碳。
中國的煤能源使用占總能源使用的70%至80%,所以迫切需要尋找有效減少能源消耗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途徑。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潔凈煤炭設備的主要來源是德國與日本,但是美國公司有望在2030年之前向中國出口260億美元的相關設備。
將煤炭變成污染較少的能源具有重大的意義。廣泛的方法之一便是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用于商業領域的IGCC系統有四套,兩套在美國,兩套在歐洲。而中國建設中的煤氣化設備數量比其他各國都要多。相比起在中國目前使用的技術,煤氣化技術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通用電氣(GE)是煤氣化領域的龍頭企業,在中國有37座設施,主要用于工業用途,而不是發電。凱斯懷特(Keith White)是GE的煤氣化產品部門主任,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很適合發展此類項目的市場。
相比起GE,總部設在丹佛的Evergreen Energy較晚進入中國潔凈煤炭市場。該公司日前獲得中國國家發改委的批準,在中國推廣K-Fuel技術。
“K-Fuel技術主要利用使用率較低的能源,并使它發揮更好的效能。”Evergreen國際商務部副主任斯考特特惠恩(Scott Terhune)表示,“在百分之百的二氧化碳封存技術出現在商業市場上之前,K-Fuel能有效縮小目前技術上的差距。”
馬克哈特(Mark Hart)是科羅拉多礦業大學潔凈煤炭技術中心的主任,他認為中國正在為將來領軍國際煤炭技術改革做準備。“中國發展很快,這點讓我很佩服。”他說,“而且他們致力于嘗試新的科研成果,目前已經擁有了不少被各國廣泛使用的先進技術。”
09年9月將在山東青島召開的“2009中國煤基氣態能源發展高峰論壇”是中國化工網依托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豐厚的資源優勢,針對煤基氣態能源產業(煤制天然氣、煤層氣、煤炭地下氣化)的相關問題,集行業龍頭企業于此會,探討煤基氣態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把握政策動態,增強行業交流,促進中國煤基氣態能源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