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均受到了較大沖擊,2009年,電子產品制造業總產值同比下降8.32%,降至1.44萬億美元。本文著重對2009年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情況及其未來的發展走勢進行了分析,以期把握主要國家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走向,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2009年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冷暖不一
美國電子產品市場規模下滑
美國電子信息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呈現明顯的下滑態勢。2009年,美國電子產品產值大幅下降,同比下降13%,為2403億美元。美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所有行業的產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電子元器件行業降幅大,為18.61%;醫療與工業設備行業降幅小,為2.32%。
2009年美國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出現了近幾年的下滑,下降了7.5%,市場規模為3789億美元。美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所有行業市場規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降幅大的是電子元器件行業,為17.4%;降幅小的是醫療與工業設備行業,為0.6%。
英國信息技術各行業均負增長
英國信息技術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較大,2008年到2009年英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和市場規模均呈現負增長。
2008年英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為28.3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00%;市場規模為56.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31%。2009年英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和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5.19億美元和54.14億美元,降幅分別為11.22%和4.77%,降幅較2008年收窄。
從英國信息技術產業具體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2008年和2009年各個行業也均呈現負增長,其中電子元器件行業市場規模下降幅度大,2008年市場規模較上年下降12.79%,2009年下降15.6%;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產值下降幅度大,2008年產值較上年下降25.92%,2009年下降24.99%。
日本電子產品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2008年,日本電子產品產值較2007年下降7.7%,達到185822億日元。其中,消費類電子產業發展較為平穩,產值達到27608億日元,同比增長1.5%。截至2009年8月,日本電子產品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日本電子企業虧損嚴重,日本企業對其經營模式也進行了反思,這些企業更重視贏利性穩定的業務,紛紛對其內部業務進行整合,或者企業間進行業務重組以提升競爭力。
韓國唯獨通信服務業穩定增長
韓國IT產業在2008年增長幅度較大,總產值達到了285.7萬億韓元,年度增長率達到6.8%,其中4.5%的增長來源于通信服務。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韓國IT產業發展受到極大影響,IT產業規模預計將降低至285.3萬億韓元,出現負增長,降幅為0.1%。
從具體行業的預測來看,2009年韓國通信服務業仍會保持穩定增長,年增長率將達2.7%;需求的下降將導致手機與顯示屏的增長率降低,但預計仍可達到一位數;IT設備制造業的總體增長率將是負值,幅度預計為1.2%;而在公共IT需求明顯降低的2009年,以往軟件業較高的增長率將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僅為2.1%。
印度產業保持較快增速
2008-2009財年(2008年4月1日到2009年3月31日),印度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為36822億盧比(合896.8億美元),較2007-2008財年增長24.5%。產業增長速度較快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產業本身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二是盧比貶值。
軟件和服務業已經成為印度經濟的增長引擎,2008-2009財年,印度軟件和服務業產值達到27353億盧比(合600億美元),按盧比計算較上一財年增長29.4%,按美元計算較上一財年增長15.4%。
支持科技創新是美國政府應對危機戰略舉措的核心內容。美國奧巴馬政府科技新政提出,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美國從危機中復蘇。
奧巴馬政府在經濟刺激方案中,加大了對科研和創新的投入,在總額7870億美元的投入中,約有1200億美元投向科技領域用于支持高新產業發展。
2.重視信息技術,強化深度應用。
奧巴馬政府不僅將信息技術視為21世紀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且力圖通過實施經濟刺激方案等給予力度較大的政府支持。美國設立了國家級的CIO(首席信息官),將政府的決策層級向上提升,來強化國家IT政策推動的執行力。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值得關注的是,強化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已成為美國經濟復興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例如總投資72億美元的寬帶刺激計劃提出,將創建覆蓋全美且資費合理的高速互聯網。再如總投資110億美元的智能電網項目,將建設可安裝各種控制設備的新一代智能電網。奧巴馬政府將智能電網項目作為其綠色經濟振興計劃的關鍵支柱之一。
英國打造“數字之都”
1.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之都。
英國政府2009年6月推出“數字英國”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將英國打造成的“數字之都”。該計劃將改善基礎設施,推廣全民數字應用,提供更好的數字保護。據統計,2012年英國所有地區都將享受到互聯網高速寬帶服務。
英國政府將耗資3億英鎊來實施“數字入戶”計劃,以保證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能夠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到2015年,全英國的廣播電臺都要實現數字化。
2.制定戰略提升制造業,布局全球產業價值鏈。
英國于2009年7月公布了新的制造業戰略。英國政府明確強調必須重新定位制造業,未來的制造業發展將堅持加大對制造業的投入,推動科技創新,提升交通、通信等現代基礎設施水平和布局全球產業價值鏈,加快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速度,增加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幫助企業增加對人和技能的投資,搶得低碳經濟發展先機。
日本ICT產業成支柱
1.著重數字化技術開發與應用,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為了先于其他國家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并實現中長期的可持續增長,日本政府先后出臺了《日本ICT新政》、《數字日本創新計劃》、《環保積分制度》、《i-Japan戰略2015》等政策,把ICT產業置于全國所有產業新增長戰略的支柱地位,著重數字化技術開發與應用。
《i-Japan戰略2015》戰略描述了2015年將實現的日本數字化社會藍圖,通過數字化技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從根本上提升效率,產生新的附加值。《數字日本創新計劃》著重挖掘產業潛力,創造新的數字化產業。《數字日本創新計劃》的目的是在數萬億日元的ICT行業創造新的市場,并在未來3年增加30萬至40萬個就業機會,通過鼓勵基于新增長策略的ICT投資行為,向ICT產業投入資金。
2.開發和實施綠色信息技術,提高能源使用率。
日本政府在《數字日本創新計劃》中提出支持節能網絡的發展,發展綠色云數據中心,利用開放的傳感器網絡實現環保,量化家庭二氧化碳排放,支持遠程辦公等,提倡開發和應用綠色信息技術。
《環保積分制度》是日本政府的一項補充性經濟對策,對購買節能空調、冰箱和數字電視的消費者予以環保積分獎勵。
韓國實施綠色IT戰略
1.實施綠色IT戰略,實現低碳和綠色增長。
韓國政府公布實施了綠色IT戰略,確定了10個重要的綠色IT項目,其中包括創建節約能源的產品和高速互聯網等。
綠色IT戰略著重實現IT部門的綠化和利用IT實現綠色化。該計劃包括:建立使用網絡書本的教育環境,使用數字化的課本,用電子屏幕替代黑板粉筆;將IPTV與遠程醫院系統結合,將百姓到醫療機構就醫的比例減少15%;建立智能交通和分流系統,創建智能環境系統;應用IT技術減少制造業的能源消耗等。
2.發布《IT韓國未來戰略》,發展信息核心戰略產業。
2009年9月,韓國政府發布了《IT韓國未來戰略》,決定未來5年內投資189.3萬億韓元發展信息核心戰略產業。
根據計劃,韓國確立了5個信息產業的核心戰略領域:發展十大信息復合產業,實現信息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全球化標準的軟件業,培育軟件行業全球百強企業;實現并保持在半導體、顯示器和手機領域市場占有率居首位,加強下一代存儲器的研發;推廣無線寬帶、交互式網絡電視、立體電視應用,提高自主技術開發的無線寬帶、網絡電視和3D電視的商業化水平;構建高速寬帶網絡,建設“G速互聯網”。
印度提出廣域寬帶網絡計劃
1.實施國家廣域寬帶網絡計劃,完善信息產業基礎建設。
為完善國家信息產業基礎建設,印度政府出臺了包括國家廣域寬帶網絡計劃、建立信息技術投資園區、電子元件和電子材料發展計劃等多項措施。國家廣域寬帶網絡計劃提出,將投入333.4億盧比為全國29個州鋪設寬帶網絡。
2.建立信息技術投資園區,推動信息技術發展。
印度政府于2008年5月29日發布了建立信息技術投資園區的決議。該項政策將有助于加大對信息技術(IT)、科技化服務(ITES)、電子制造業等領域的投資。
2009年,印度出臺了電子元件及電子材料發展計劃,重點資助機構在材料科學新興領域的研發計劃,計劃涉及的材料包括光電、磷、信息存儲材料、片式元件、傳感器材料等。
今年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大趨勢
根據上述各國信息技術產業2009年的發展情況和其未來的發展戰略,可以總結出各國2010年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主要有如下趨勢:
1.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將保持向好的發展趨勢,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加強。
在各國政府的積極應對和各項產業振興政策的作用下,2010年各國電子信息產業將逐漸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保持向好的發展趨勢。
另外,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政策均將加強寬帶建設和高速互聯網建設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的發展位置,并出臺了詳細的行動計劃。可以預見,2010年各國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加強。
2.發達國家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積極提升產業競爭力。
發達國家的電子信息產業在經過了長久的發展之后,積累了應對不同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的市場操作經驗,且其國內市場逐漸完善和飽和的態勢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歐美等發達市場的萎縮,促使其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大對中國、印度、巴西、東歐、非洲等新興市場的投資。
發展中國家亦利用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結構調整的機遇,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努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爭取在產業鏈環節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印度出臺了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戰略,均旨在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本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調整和振興。
3.綠色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各國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產業。
全球正掀起一股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熱潮,綠色信息技術將被廣泛應用,綠色信息技術產業將蓬勃發展。利用綠色信息技術實現信息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綠色化,成為各國著重發展的重要領域。
另外,美國更將新能源作為重塑美國經濟的突破口,智能電網、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也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2010年綠色信息技術和智能電網等新能源領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4.各國信息技術創新投入加大,并將強化其深度應用。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各國對信息技術創新投入的加大將推動信息技術的長遠發展。
美國、日本、韓國、中國等均出臺了強化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各國普遍關注的智慧地球、物聯網等實際上也是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2010年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將進一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