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2010年中國策略重點
一個核心
攜手中國共贏智慧時代
三大重點
成為創新伙伴、構建智慧系統、打造IBM領導力
五件大事
推動區域擴展、建設智慧城市、著力業務決策分析與優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一代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
“去年是預言,今年是收獲期。”在幾天前的2010中國策略發布會上,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微笑著表示。“智慧的地球”已經到了“收果子”的時候。
一年多前,當IBM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彭明盛拋出“智慧的地球”理念時,人們為之眼前一亮,但也感覺其空泛且難以把握。如今,“智慧”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關注的話題,相關的討論和實踐正在全如火如荼地展開。
“智慧的地球”實際是IBM為開始第三次產業轉型提出的戰略,這次悄然向非IT領域滲透的戰略轉型不僅使IBM獲得了強大的業務模式,也為其提供了的收益能力、現金流和用戶價值。錢大群宣布,盡管2009年全球經濟環境依然低迷,但IBM全年凈收入134億美元,增長9%;毛利率連續6年增長,達到45.7%;自由現金流151億美元,較去年增加8億美元。IBM中國也實現了10%的增長。
錢大群告訴記者,中國面臨著另一個黃金10年的機會,而“智慧”如何落地是其中的關鍵。
助中國引領“智慧時代”
錢大群認為,即將到來的“智慧時代”與中國的發展密不可分。
中國短期內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和長期發展目標均圍繞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競爭力的企業、和諧社會、能源有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等5大主題展開。作為一個能夠更透徹地感知、擁有更的互聯互通和實現更深入的智能化的生態系統,“智慧的地球”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經濟轉型、改善公共服務的愿景與上述發展目標正好高度契合。比如目前中國城市面臨著交通、環保、公共安全、醫療、能源、基礎設施、供水等多方面的壓力,而物聯網和智慧的城市可以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工具。
從IBM的投資脈絡來看,重點關注中國經濟6大領域(電力、醫療、城市統轄和管理、交通運輸、供應鏈和銀行業),而它們也是中國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圍繞醫療改革及食品藥品和飲用水安全等問題而制定的大量政策目標所關心的領域。
IBM新興市場總經理李博諾強調,IBM將助力中國成為全球“智慧時代”的引領者。對此,IBM在中國進行了很多孵化性投資,并把很多全球資源向中國傾斜。
例如,去年IBM投資成都新奧集團開拓能源服務創新業務。未來幾年,包括高鐵、城際輕軌和地鐵在內的軌道交通系統是中國各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出于這個原因,IBM全球鐵路創新中心選址北京。
2009年是IBM在華加速研發投入的一年,除了全球鐵路創新中心,電子政務創新中心、中國分析決策中心,以及不久前成立的能源和公用事業解決方案中心也都花落中國。就在幾天前,為了配合中國政府的“西部大開發”戰略,IBM設立了IBM大中華區軟件集團華西區,并在西安建立了IBM中國開發中心、IBM全球分析軟件實驗室和IBM區域軟件成長中心。
智慧城市將是落地重點
李博諾介紹說,2010年IBM全球發展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是業務分析,第二是云計算和新一代數據中心,第三是關注新興市場,第四是“智慧的地球”。他透露,IBM過25%的研發項目與“智慧的地球”相關,并正在加大這一比重使其達到50%以上。
顯然,這一系列發展戰略依然集中在與“智慧的地球”相關的技術及行業領域。從去年以及今年季度展開的重要行動來看,“如何落地,怎樣推動”已經成為IBM下一步關注和實踐的核心。
“智慧的城市”可以看作“智慧的地球”的一個縮影,將成為2010年IBM中國的策略重點。2009年,僅在中國,IBM就在12個城市開展了主題活動,召開了22場智慧城市的討論會,與200多名市長以及1700多名城市政府官員進行了交流。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周憶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2010年IBM將繼續與各城市領導交流智慧城市落地方案,落實合作意向。合作的重點將集中在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電力、醫療衛生、水資源管理、交通、服務型政府等方面。“數字廣東”、“武漢兩型社會”、“健康重慶”、“生態沈陽”等規劃都在逐一落實之中。6月,IBM將在上海舉行市長論壇,將有來自全球的500名市長共同探討“智慧的城市”的構建之路。
而上海世博會將成為IBM精心打造的范本:“智慧城市”不僅是個愿望,它正在變為現實。作為世博會的贊助商,IBM承擔了全部信息化系統總集成平臺的設計實施,并提供了用戶體驗設計、信息化的咨詢服務,以及先進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將“智慧城市”的理念落實到世博會運行的每一個環節。
合作創新應對挑戰
“智慧的地球”不是一家之言,更不能只憑借某家企業的一己之力。對于“智慧的地球”,未來10年是關鍵的10年,IBM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其一,IBM在推動與各產業相關的信息化產業發展方面,還需要克服文化的、制度的、組織的障礙,實現跨行業、跨機構、跨流程的整合。
其二,建立智慧系統的關鍵不是軟硬件,而是使數據更加“智能化”。因為在“智慧時代”,人們將廣泛獲取各種信息,包括實時氣溫、土壤條件、水文狀況、位置信息、微小震動,以及用戶創造的海量信息。與此同時,信息數據還會發生很大變化,各種各樣的數據都需要被分析和理解。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大量非IT企業的參與和大批產業合作伙伴的合作,構建一個更龐大的健康的產業生態鏈。
面對上述挑戰,IBM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產業合作者與社會的參與和認同,需要廣泛合作、攜手共進;另一方面需要新的思維和創新的精神。這種創新不應僅停留在技術層面,還包括業務模式、管理、制度,甚至文化的創新。此外,還要集結社會各界的力量,其中包括實現政府、產業、學界的多方協作創新、廣泛的跨領域合作,以及創造創新的合作模式等。
物聯網發展催生新產業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
首先是城鄉建設,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城鎮化建設。城鎮化是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城市發展面臨交通、環保等多方面壓力。物聯網和智慧的城市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工具。第二,支持傳統行業通過工業與信息化融合實現轉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并加速服務經濟的發展,助力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第三,物聯網的發展能夠帶動一大批新的產業出現,比如新能源產業等。IBM將于有關企業合作,在中國的企業和城市共建低碳經濟,支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打贏數據戰爭
IBM副總裁兼軟件事業部總經理Steve Mills
改進思維和行動方式,使系統更有效、生產率更高以及響應更敏捷是構建“智慧的地球”的關鍵。打贏數據之戰才能建立智慧系統的成功模式。首先需要感知——— 通過傳感器和智能儀表獲取數據。其次,實現物聯化——— 將數據進行實時整合。重要的是第三步,智能化——— 將數據與歷史進行比對和整合,然后運用先進的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綜合,總結規律和趨勢,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感知、物聯、智能,這三步是一個整體,只有通過這三步,才能夠從數據中獲得智慧,創造價值。
中國是重要的新興市場
IBM新興市場總經理李博諾
我們的投資專注于四個具有高潛力的關鍵領域。是業務分析。數據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業務的分析都要圍繞著這些數據,以保證企業的實時決策。若想打贏數據之戰,分析、洞察是關鍵。第二個領域,云計算和新一代數據中心。企業變得越來越復雜,計算的模式在不斷演進,支持它的數據中心也在變化。隨著業務的增長和計算力的提高,數據中心從實體走向網絡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令人關注的話題。第三個領域,新興市場。中國是重要的新興市場,近我們在西安建立了一個新的開發中心,我們還將繼續擴大在這些區域的拓展。第四個領域,“智慧的地球”。隨著系統變得更加智能、物聯化和互聯化,社會將有更高的生產力,而且能夠做出更快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