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為迎頭趕上機器人產業的國際先進水平,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上海東博展覽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3日至6日共同舉辦了“2012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覽會暨2012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旨在通過搭建產業、科研和技術交流平臺,增進機器人產業領域交流合作,推動裝備制造企業進入這一新興產業,為我國國民經濟各領域大規模應用機器人做好充分準備。
機器人是一種整合了控制論、機械、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歐姆龍高科技產物,作為一種高度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機器人在國民經濟各領域歐姆龍PLC用途重要而廣泛。工業機器人及其自動化成套設備歐姆龍PLC擁有量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中國機器人研究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在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計劃中工業機器人被列入了發展計劃, 90年代的“863計劃”確定了特種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并重的發展方針,開發了7種工業機器人系列產品,102種特種機器人。到90年代末,中國已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然而中國機器人產業水平還很低下,無論在研發、生產還是應用方面,和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目前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機器人大多為進口;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我國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綜合實力仍遠不如發達國家。
2009年國務院提出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構想,2011年,工信部正式發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劃。作為智能制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戰略性發展契機。
為迎頭趕上機器人產業的國際先進水平,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上海東博展覽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3日至6日共同舉辦了“2012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覽會暨2012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旨在通過搭建產業、科研和技術交流平臺,增進機器人產業領域交流合作,推動裝備制造企業進入這一新興產業,為我國國民經濟各領域大規模應用機器人做好充分準備。
一、展會概覽
本屆展會展出總面積共計6000M2,共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意大利、瑞士、日本、法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家展商參加了本屆展會;國內外知名企業如發那科、ABB、KUKA、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德國倍福、那智不二越、東芝、埃夫特工業機器人公司、阿爾德巴蘭、上海未來伙伴機器人有限公司、紫光優藍,重慶金山等踴躍參展,充分展示目前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發展和創新產品,是目前國內水平高,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機器人專業展。
展出的展品,包括工業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兩大類,涵蓋機器人產業的眾多領域: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機械臂或多自由度機器人,如用于焊接、涂裝、上下料搬運作業機器人;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智能機器人,如家庭服務機器人、排爆機器人、教育娛樂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以及各類伺服系統、控制系統、軟件等。
就數量而言,在本屆展會所展出的機器人中,工業機器人占了大部分,ABB、發那科、廣州數控、那智不二越、埃夫特等展商都各自把代表當今工業機器人先進水平的產品展示與眾。從展出的工業機器人來看,視覺識別、觸覺等功能在展出的工業機器人中已相當普遍,定位精度、運動速度、大載荷等各項技術指標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智能機器人方面,阿爾德巴蘭展出的具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機器人別具一格;北京紫光優藍的“愛樂優”家庭機器人具備語音識別、器官感應、目標識別、環境感知、行為決策等多種功能;上海交大展出的排爆機器人,越障、爬梯靈活自如;還有如上海未來伙伴機器人公司的便攜式排爆機器人、東北石油學院的用于教學的四足、六足機器人、上海太敬集團的機器人舞蹈等,也顯示了在各個應用領域的實用價值。
展會期間,主辦方還舉行了“2012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這場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將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產生重要影響的大會上,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馬頌德、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產業司副巡視員李本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王田苗等領導出席本次大會,并作重要講話;日本機器人學會副會長小平紀生、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吳桐、上海高威科總經理田勁松等嘉賓在會上做精彩演講;他們就機器人產業的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前景等話題分別作專題演講。與會代表們就中國在機器人產業研究方面的政策取向、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解讀,以及中國機器人發展戰略、產業現狀及發展規劃、機器人功能部件的發展趨勢等一系列話題,做了深入而廣泛的交流與探討。
本屆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與素享盛名的上海國際機床展(4屆)同期同地舉行,彰顯出機器人產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未來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具有的獨特地位與作用,并與4屆上海國際機床展一起,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
二、展商分析
參加本屆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的共有來自美國、德國、瑞士、日本、法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5家境外展商,以及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57家國內展商。
1、 工業機器人廠商和服務型機器人廠商以及零部件廠商的構成
本屆展會共有82家展商參展,其中工業機器人展商51,占比62%;服務型機器人廠商22家,占比27%;零部件和軟件等廠商9家,占比11%。展品范圍覆蓋了機器人產業的整個產業鏈。
2、展商滿意度調查
據主辦方對參展企業所作的調查,98.7%的展商對本屆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表示滿意,其中67.8%的展商表示非常滿意;96.8%的展商對到其展位的觀眾質量表示滿意,其中56.4%的展商表示非常滿意;96.3%的展商對到其展位的觀眾數量表示滿意,其中34.8%表示非常滿意;91.5%的展商表示將參加下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覽會。
3、展商參展目標
據主辦方對參展商的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展商對參展本屆機器人展的目標明確,即以各用戶行業企業為目標,開發新的市場,并獲得行業重要信息;其次是為了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如代理商和分銷商;有22.7%的展商表示是服務于現有市場客戶;有43.9%的展商推出了新產品,或改進型產品。
三、觀眾分析
1、觀眾構成
本屆展會觀眾共計20200余人次,分別來自工業自動化、機械加工、汽車制造、造船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用戶領域;其中海外觀眾2200余人次,占10.9%,國內觀眾18000人次,占89.1%。
2、觀眾職級和職務
統計顯示,21.7%的觀眾來自企業決策層,60.4 %的觀眾來自企業中層,余為一般觀眾;從觀眾在其單位中所屬的部門看,41%的觀眾屬企業研發部門,11%的觀眾從事市場營銷,26%來自企業的采購部門。
3、觀眾意向
調查顯示,有41%的專業觀眾與展商達成了合作意向(包括采購、代理、分銷等),有55%的觀眾表示將與有關展商進一步聯系、洽談。有95%的觀眾表示將參觀下屆展會。
四、展商和觀眾評價
1、展商感言
那智不二越株式會社工程師劉曉東:我們參展的目的無非是宣傳企業、樹立品牌形象和拓展市場,對本屆國際機器人展的評價總體滿意,在觀眾組織、廣告宣傳等方面做得很好。對觀眾的數量和質量也很滿意,出了我們的預期。
上海東芝機械有限公司銷售主管胡志偉:我們是日資企業,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覽會,覺得這個展會辦得不錯,觀眾數量出我們的預期,其中許多都是專業觀眾,我們對主辦方的組織、現場服務感到滿意。今后我們還會參加這個展會。
阿爾帕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劉成軍:我們參加本屆機器人展會,覺得效果不錯,觀眾挺多,其中專業觀眾也很有專業水準,明年我們還將繼續參展。
廣州數控銷售主管劉萍:今年是首屆上海國際機器人展,辦得不錯,觀眾人流出我們預期,也有達成成交或合作意向的,我們將會繼續參加這個展會。
北京紫光優藍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經理王金平:這個展會辦得挺好,工作人員專業熱情,觀眾也組織的到位,我們還會繼續參展。
2、觀眾感言
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工程師葉濤:我們在生產線上用機器人比較多,看了本屆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感覺不錯,得到不少寶貴信息,也與一些展商進行了溝通,對我們采購的決策很有幫助,明年我們還會來觀展。
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上海管理處主任屈萬一:我參觀了本屆上海國際機器人展,感覺不錯,不論是展商還是展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進性。我們電網方面將來也會用到機器人來進行作業,我們會繼續關注這個展會。
上海大眾 聯合技術中心電器工程師孫道旺:我們單位一共去了五個人參觀本屆機器人展,感覺不錯,展商和展品都很好,對設備采購決策、信息收集都很有幫助。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工程師林毅:看了這個展會,覺得很好,尤其是工業機器人,展品有先進水平,與一些展商進行洽談,有收獲。稍感遺憾的是家庭服務型機器人展品少了些。我們會密切關注這個展會。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項目主管王子欣:本屆機器人展組織、現場管理工作有序,做得很好,我們一汽在生產線上機器人用得也比較多,主要用在焊接、裝配、涂膠等工作場合,主要是進口機器人。我們會繼續關注這個展會,多接觸客戶、多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