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5月7日,浙江省溫州市電氣產業發展新規劃出臺,該市計劃兩年時間建成“國際電氣城”,產值達千億元。此前,河南省平頂山市公布了建設“中原電氣城”的藍圖,江蘇省揚中市也提出了打造“千億級智能電網產業基地”的具體目標。原本不多見的電氣產業集群如今大量出現,這預示—— 電氣產業集群爭當產業升級示范
北京電力設備總廠經過技術創新,已能生產特高壓平波電抗器。圖為電抗器生產車間。周旭 攝
上海電器城總裁方勤思曾驕傲地宣稱:上海電器城=沃爾瑪+阿里巴巴。方勤思準備以上海電器城為樣本,兼容沃爾瑪式的大宗采購平臺和阿里巴巴式的電子商務平臺,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電器市場,終打破電氣產業分散、產業結構低度化的局面。
方勤思的試驗仍在繼續,后來者已爭先恐后涌現出來。不過,主體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個龐大團隊;試驗田不是一個電器城,而是一個個城市。
溫州、揚中、平頂山,三個城市日前各自公布了宏偉的電氣產業規劃,規劃均力圖做大當地電氣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升級。在當前我國電氣產業市場和技術格局下,上述努力具有示范意義。
三份探索式規劃
5月7日,由浙江溫州市經貿委編制的《溫州電氣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通過評審。該方案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形成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電氣產業集群,打造“國際電氣城”,加強全市電氣產業的整體性。該方案還確定,到2012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
同樣是在5月初,江蘇揚中市委、市政府提出近期電氣產業發展目標,策應國家智能電網計劃,加速打造千億級產業基地,促進產業轉型。河南平頂山市則確定了“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原電氣城”的目標,吸引特高壓、高壓重大裝備產業基地等項目落地。
這三份規劃何其相似。除了高工業產值,大覆蓋地域,三份規劃都期望做大產業集群,以在我國電氣產業升級過程中扮演先行者角色。
“它們都希望實現產品化、經營集約化、品牌差異化、鏈條國際化、產出化。”業內專家總結說。
這也正是三份規劃對業界的意義所在。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的調查,我國電氣產業存在諸多問題:產業鏈集中于競爭激烈的產品制造領域,供應鏈內企業縱向合作的協同性偏低,產品技術在低端徘徊導致橫向同質競爭激烈,總體配套服務能力有待整合提升……
如何差異化經營,如何協調不同企業合作,乃至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推動企業產品和產業升級,是我國電氣產業需的一項重要課題。尤其是在智能電網和特高壓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提升電氣產業整體實力至關重要。
在這方面,溫州等三城市相當于在一個較小范圍內開展了試驗,這對統籌全國電氣產業升級提供了借鑒。
溫州已經開展了一些具體行動。據溫州市所屬樂清市經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先行建立6個服務平臺,作為對電氣產業升級的支撐。
這6個平臺包括電氣公共科技創新、現代物流、電氣人才培訓和集聚、電氣產品現代營銷、現代金融和電氣行業信息服務平臺。很顯然,搶占行業技術、優化區域服務效率是其目標。
產業集群是產業升級捷徑嗎
三地的借鑒意義究竟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西安、上海乃至佛山等地可以較容易地借鑒其經驗。
北京、西安、上海、佛山與溫州、揚中類似,也是重要的電力設備制造區。其中,北京有建廠幾十年的北京電力設備總廠和北京高壓開關廠(現北京ABB高壓開關有限公司);西安有西安變壓器廠(現西電集團);上海則有上海輸配電股份有限公司、中發集團等。
上述地區的電氣企業雖然不如溫州、揚中多,但基礎深厚,可以較為容易地三地的部分措施先行推廣,或可以更快地帶動電氣產業升級。
不過,也有人提醒說,我國電氣產業的整體升級,不能僅僅依靠這三地的經驗。
現實情況是,上述三地的產業基礎都很完備,有利于通過做大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升級。但我國存在的更普遍的情況是,中小企業獨立“拼殺”和產能過剩。
根據溫州、揚中、平頂山三地經貿委的統計數字,當地的電氣產業均具備了較強的生產和制造基礎。其中,電氣產業是溫州目前擁有規模大、企業數量多的制造行業,產業鏈長、應用領域廣、市場規模大、技術更新快,2009年工業產值達670億元。揚中市有工程電器類企業100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264家,億元產值以上企業近30家,且擁有各類科研機構60余家,創新能力已被市場所驗證。平頂山市則擁有平高、平高東芝、森源電氣等一批機電裝備類企業,僅年產值1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就有3家。
另一方面,在全國數萬家電氣產品生產企業中,僅有百余家企業涉足產品。電力設備行業專家傅錫年評價說,原來說產能過剩,都是指低壓產品市場,如今不光是220千伏市場,500千伏市場也出現這一苗頭。
上述三地可以依靠政府力量,引導企業實現協同合作和差異化經營,避免價格競爭和產能過剩;但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類似的引導不太可能。因此,對于整個電氣產業而言,如何更快促進產業升級,仍然需要探索更多道路,目前來看,做大產業集群只是其中一條道路。
全國部分地區電氣產業版圖
北京 以生產中小型變壓器、高壓開關為主,特高壓用電抗器產品也形成一定規模,電氣自動化設備優勢明顯。代表企業:北京電力設備總廠、北京ABB高壓開關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溫州 已形成相對成熟的低壓電器產業集群,低壓電器產業鏈條完整,部分企業開始研發智能低壓電器產品。代表企業: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人民電器
上海 以生產中低壓電器為主,近年來開始涉足500千伏高壓設備。代表企業:上海輸配電股份有限公司、中發集團、上海廣電電氣集團
揚中 國家火炬計劃電力電器產業基地,產品以母線、開關柜等為主,目前正全力發展智能電器。代表企業:大全集團、中電電氣
保定 主要生產高壓、特高壓變壓器產品,目前向新能源領域延伸,相關設備制造企業不多。代表企業:天威保變
衡陽 主要生產高壓、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近期開始試制特高壓直流設備產品。代表企業:特變衡變
西安 主要生產高壓、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目前開始向核電用輸配電設備領域延伸。代表企業:西電集團
三地電氣產業規劃概要
溫 州
以打造“國際電氣城”為電氣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目標,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到2012年,力爭使全行業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發展一批上市公司、打造兩個以上國際電氣制造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優”中小企業;淘汰落后產品,提高產品可靠性,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創企業名牌,進一步提高區域電氣品牌知名度;規模以上企業研發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或研發中心3家以上,建成“浙江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等一批技術平臺和重點實驗室。
揚 中
結合編制“十二五”規劃,策應智能電網計劃的實施,將工程電器產業打造成首個千億級產業,建成“一個產業園區、一個產業聯盟、一個研發平臺、一個檢測中心、一個交易市場、一個門戶網站”。強化規劃引導,重點編制《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規劃》《智能電網產業園發展規劃》和《智能電網示范區建設規劃》;強化行政推動,組建智能電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強化企業主體,鼓勵企業創造條件參與制定國家標準,推動工程電器產品向智能化、化、系統化方向轉型。
平頂山
充實完善湛北,規劃開發湛南,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原電氣城。到2012年,完成15平方千米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150億元;到2020年,完成園區全部建設,累計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300億元。(劉文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