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深夜福利网站|午夜性春猛交|日日射日日干|av免费提供|另类网站

廣州菱控|歐姆龍(OMR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國產“大飛機”要小心歐美壟斷者聯合絞殺
http://www.zouyunfu.com
文章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貴 更新時間:2010-8-5
分享到:
國產“大飛機”要小心歐美壟斷者聯合絞殺

  中國商飛推出的C919大型客機模型日前在范堡羅航展上亮相。目前看來,國產大飛機項目進展順利,供應商名單陸續敲定,霍尼韋爾、GE、法國CFM國際公司等國際供應商赫然在列。這讓人看到了中國戰略型產業取得成功和ABC格局(A指Airbus,B指Boeing,C指中國的C919)出現的希望。但此時此刻,中國航空業者對大飛機產業的隱性風險仍應保持清醒。

  回顧過去,中國民用航空工業起步并不晚,成績也很多,但始終未能跟上航空工業發展主流,只能給波音、空客兩大巨頭打零工。而自“運10”折戟沉沙后,中國航空工業長期處于消沉狀態,內部的主流觀點是中國還不具備制造干線飛機的能力,必須與國外企業合作,于是發展思路從過去的自主研制轉向聯合開發。就在此時,麥道公司對中國市場產生了興趣,同意在上海組裝麥道飛機。在麥道的幫助下,中國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能組裝干線飛機的國家。然而,這項發展計劃一開始就潛伏著危機,首先是國內航空公司對在中國組裝的飛機并不感興趣,終賣出去的只有2架。更為不幸的是,1997年,麥道被波音兼并,而波音隨即宣布它在1999年將不再生產MD-90,從而使中方與麥道的合作項目“突然死亡”。

  事實表明,沒有一定的經濟與技術基礎,沒有自立、自強的精神,而把發展民機的希望寄托在洋人身上是不現實的。無論是麥道、波音還是空客,它們與中國合作的目的都是出于對中國市場的考慮。在這種背景下,它們是不希望中國的民用航空工業獨立和強大的。外國人的表面熱情,讓我們既繳納了昂貴的學費,又耽誤了寶貴的時間。

  因此,志向高遠的中國商飛必須格外小心,要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遏制與打壓。誰都知道,享盡了壟斷好處的波音和空客,是不希望出現第三家競爭對手的,尤其這個對手來自中國。其實,兩大巨頭不僅對中國,就是對西方可能出現的競爭對手也一樣封殺。2000年初,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決定發展C系列客運飛機,以此進入巨大的100至150座級客機市場。面對龐巴迪的挑戰,空客和波音兩大巨頭聯手阻擊:“誰給龐巴迪的C系列客機提供發動機,就別想在空客和波音的新型號上找到位置”,此舉迫使龐巴迪終擱置發展計劃。而今,波音和空客為了防止第三者進入大飛機領域,正在美歐支持下,通過標準、規范的制定和推廣,將產品競爭演變為市場準入限制,使中國的大飛機項目無論是在發動機、航電系統等重要部件還是在適航證,都會面臨壟斷巨頭可能的干擾、遏制和封殺。對此,中國必須做好應對計劃。

  不過,國產大飛機項目也并非無牌可打。當初很少有人相信中國會在高鐵領域比肩歐洲和日本,但憑借“市場換技術”的理念和再創新的能力,中國不僅迎頭趕上,而且正向輸出產品和技術。高鐵的經驗值得推廣。筆者希望,國產大飛機項目在加強與GE等企業合作的基礎上,必須深耕自主創新,力爭形成從設計、生產到服務的系統集成,實現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終走出一條產業化成功的新路子,從而化解壟斷巨頭的干擾。

上一條 上一條:產業升級減少工作機會?
下一條 下一條:歐姆龍plc可編程控制器C200H-TL001,C200H-TM001